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方力申
  • 果洛藏族自治州
  •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
  • 刘锡明
  • 宿州市
  • 刘雅咏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何伶 >中国鼓励生育措施前移:多地发钱鼓励结婚

    中国鼓励生育措施前移:多地发钱鼓励结婚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4 11:10:43 来源:毕恭毕敬网 作者:汉沽区

      来源:财联社

      “领证还能领红包?”近日在浙江宁波登记结婚的新婚夫妇,收到了政府发放的1000元结婚消费券。钱虽不多,却让很多人在网上分享这一喜悦。

      这并非个例。2025年初以来,一场以提高生育率为目的的创新生育支持措施,在全国多地悄然展开。从浙江的结婚消费券,到山西的现金红包,再到广州村集体开出的“20万元婚育大礼包”,地方正试图将生育支持政策的发力点,前移至婚姻缔结阶段。

      人口学界普遍认为,目前中国仍是一个“普婚普育”的社会,绝大多数生育行为发生在婚内,因而鼓励结婚对于应对结婚人数下降,提升生育率具有一定的作用。但学者们也提醒,从长远看,育龄妇女的大幅减少,才是结婚率下降的根本原因,因而生育支持措施必须系统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。

    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初婚人数仅为917.23万人,较2013年峰值2385.96万人下降超六成。结婚登记数也从2013年的1346.9万对,降至2024年的610.6万对,引发各界关注。

      在浙江,鼓励结婚的政策已形成“全省联动”。宁波市自10月28日起,为新登记结婚的新人发放1000元消费券,可用于婚宴、摄影、旅游等消费。杭州市的同类政策覆盖整个下半年。绍兴市柯桥区、金华市浦江县也相继推出800至1000元不等的“结婚有礼”消费券。

      11月6日,宁波市勤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,当地的结婚消费券政策持续到年底,近期结婚登记人数很多,需要提前两天预约,当日已预约满。该政策持续到今年底,明年是否继续视情况而定。

      在山西吕梁,政策更为直接。自2025年1月1日起,符合条件的新婚夫妇在登记窗口即可当场领取1500元现金红包。这笔钱无需申请,当场发放,被当地人称为“最实在的祝福”。

      奖励力度更强的,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。该村2025年初宣布,对初婚的本村户籍青年,最高奖励8万元,生育最高奖励12万元,累计可达20万元。这一数额创下目前公开报道中地方婚育奖励的最高纪录。

      南岭村党委委员何嘉敏告诉界面新闻,该村推出结婚补贴政策的背景是适龄青年结婚意愿持续偏低。他们统计发现,前三年,该村每年登记结婚仅10对左右,三年累计仅三十几对。这一现象主要受现代生活节奏快、工作与经济压力大等多重因素影响,村社层面意识到需要通过政策激励破解这一困境,将生育支持前置到结婚阶段,“没有人结婚哪有人生孩子”。

      该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,采用村社两级双重补贴模式,对初婚夫妻双方均为南岭联社户籍股东成员,村一级给予4万元奖励,社一级再配套4万元,初婚夫妻可累计领取8万元补贴。为保障婚姻稳定性,政策明确要求夫妻需维持婚姻关系满一年,补贴最早于2025年1月开始发放。

      何嘉敏介绍,尽管补贴尚未正式发放,但政策的激励效果已初步显现。2024年上半年,该村适龄青年登记结婚对数已达10对,且下半年结婚人数通常更多,预计全年登记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。她表示,从村民反馈和村社干部走访情况来看,补贴政策有效缓解了部分青年的经济压力,同时传递出对婚姻家庭的支持导向,不少村民已陆续传来结婚喜讯。

      结婚奖励只是起点,多地正试图构建从“结婚-生育-养育-教育”的全链条支持体系。在南岭村,当地的保障政策不仅覆盖结婚环节,还包含生育、重大疾病、离世等多个场景,形成全方位的生育友好政策体系。

      在吕梁,结婚红包之外,还有生育一孩2000元、二孩5000元、三孩8000元的叠加补贴。国家层面,2025年起,育儿补贴全面推开,每个孩子每年可领取3600元,直至3周岁。多地还延长婚假至18天、25天甚至30天。

      与此同时,婚姻登记也更加便利。自2025年5月10日新《婚姻登记条例》施行后,全国通办成为现实,无需再为户口本奔跑。

      但人口学界提醒,结婚登记人数的持续走低,除了婚育意愿、经济压力等主观因素外,育龄妇女数量的结构性减少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前提。

    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,中国生育率持续处于低位,出生人口数量逐步减少,经过二十余年的人口代际更替,这一趋势已传导至婚育阶段。如今进入适婚年龄的青年,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代或少子女家庭后代,本身的人口规模就小于上一代,叠加部分人群选择推迟结婚或不婚,进一步加剧了结婚登记人数的下降态势。

    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与2010年相比,2020年中国15-49岁育龄女性人数减少了5749万人,平均每年减少575万人。与此同时,这10年间20-29岁生育旺盛期女性人数减少了3463万人,平均每年减少346万人。育龄婚育人群规模的快速收缩,直接导致结婚登记的不断下降。

      育龄妇女数量的萎缩,使得结婚补贴等政策的撬动空间受到客观限制。在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的背景下,任何单一政策都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结婚登记下降的长期趋势,这也决定了生育支持需要更具系统性的综合举措,在应对结构变化的同时,着力破解影响婚育意愿的多重难题。

    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
  • 上一篇:郑钦文退出全运会网球女单比赛,王欣瑜成一号种子
  • 下一篇:北京:上半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2人

    相关文章

    • 8人穿“警服”为婚礼开路?后续来了!
    • 派驻纪检监察组助力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全面清理北京违建
    • 深铁再向万科借款16.7亿用于偿债 此前已累计借款291.3亿
    • 刘延东:深化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 开创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
    • 这两件事,很蹊跷
    • 731部队影片播出 还原开发细菌武器真实情况
    • “百亿级”产业园,泡沫破了
    • 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
    •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七部门联合发文
    • 永春县开展“七一”走访慰问活动

      随便看看

    • 韩国检察总长请辞
    • 工商总局:红盾行动将重罚侵犯老幼残孕等消费群体权益的行为
    • 安监总局反馈巡查情况:个别地区较大事故责任追究未到位
    • 中国老挝边境成立国际医疗队 助力跨国紧急救援
    • 平潭:气象赋能 助企业海上“追风逐电”
    • 2017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吉林:举报电话邮箱+督查1个月
    • 平潭:党建引领风帆劲 融合聚力谱新篇
    • 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(全文)
    • 石狮市首批文化特派员正式“扬帆起航”
    • 四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坚决查处一批传销组织传销骨干
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中国鼓励生育措施前移:多地发钱鼓励结婚,毕恭毕敬网   sitemap